国家甘薯产业技术体系由国家甘薯产业技术研发中心和综合试验站两个层级组成,包括1个首席科学家岗位,25个科学家岗位和26个综合试验站。国家甘薯产业技术研发中心建设依托单位为江苏徐淮地区徐州农业科学研究所,由6个功能研究室组成,其中:遗传改良研究室设有特用型甘薯品种改良、种质资源鉴定与新种质创制、育种技术与方法、细胞遗传与倍性育种技术、鲜食型甘薯品种改良、加工型甘薯品种改良、种薯繁育与质量控制、菜用甘薯种质资源鉴定与新种质创制 8个科学家岗位,病虫害防控功能研究室设有病毒病防控、细菌病防控、线虫及真菌病防控和虫害防控4个科学家岗位,栽培与土肥功能研究室设有栽培生理、生态与土壤管理、水分生理与节水栽培、养分管理、种植制度和土壤、产地环境污染管控与修复6个科学家岗位,加工研究室设有储藏与保鲜、甘薯食品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质量安全与营养品质评价4个科学家岗位, 机械化研究室设有种植机械化、收获机械化2个科学家岗位,产业经济研究室设有产业经济1个科学家岗位。同时,依据产业生态布局等特点,在甘薯主产区设立26个综合试验站,每个综合试验站设1个站长。
甘薯又称番薯、白薯、红薯、山芋、地瓜等,属于旋花科、甘薯属、甘薯种,一年生或多年生蔓生草本植物。甘薯原产于美洲的秘鲁、墨西哥一带,16世纪中叶传入我国。甘薯不仅是世界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也是重要的工业原料作物和饲料作物,主要分布在亚洲、美洲和非洲。据统计,世界上有 111 个国家栽培甘薯,我国是最大的甘薯生产国。在我国,甘薯广泛种植于20 多个省区,其栽培面积和总产量仅次于水稻、小麦和玉米,位居第四。
我们用数据反映甘薯发展,我们利用大数据技术分析产业态势,并将成果公开分享,
如果您有好的建议,欢迎反馈!